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兒科

醫療文章

認識諾羅病毒(Norovirus)感染之急性腸胃炎
2015-02-26
温秀惠主任

     自去年12月份起,兒科門診急性腸胃炎的病童明顯增加,其中約有2/3的幼童因嚴重上吐下瀉,合併脫水及高燒不退而住院進一步治療。在往年冬季,爆發流行的主因多為輪狀病毒(Rotavirus)感染,但近三年來無論國內外爆發大規模疫情,很多病例都證實為諾羅病毒(Norovirus)感染。國內近四週病毒性腸胃炎疫情達四年來新高,尤其農曆過年前後,台中賞櫻勝地「武陵農場」住宿區爆發群聚感染疫情,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日前公佈檢驗結果證實為GⅡ.17型「變種」的諾羅病毒,其傳染力不容小覷!

      感染諾羅病毒的症狀主要為噁心、嘔吐、腹瀉及腹痛,全身性的症狀如頭痛、倦怠及肌肉酸痛,約有一半的病人會發燒,症狀持續1至3天,之後大部份會逐漸痊癒。其潛伏期一般為24至48小時,諾羅病毒的傳染力非常強,只須極少的病毒量便可發病,可藉由糞便或嘔吐物人傳人,或食用被病毒所污染的飲水或食物,尤其是牡蠣、文蛤及生菜沙拉。感染恢復之後3天內,其糞便內仍有病毒,仍然具有傳染力,所有的年齡層皆有可能遭受感染。諾羅病毒是一群病毒總稱,單一次的感染並無法對其他型別之諾羅病毒產生完全的保護力,未來仍有遭受感染的可能。

      在實驗室檢查結果方面,根據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的研究,諾羅病毒性腸胃炎患者的白血球較輪狀病毒性腸胃炎者為高,而輪狀病毒性腸胃炎患者的發炎指數較諾羅病毒性腸胃炎患者高。此外,在一般常規大便檢查中發現,二種病毒性腸胃炎患者約有20%到40%會有大便潛血反應,但大便中出現白血球的情形則很少見。

      目前並沒有可用於治療諾羅病毒的抗病毒藥物或疫苗。其治療以支持性療法為主,臨床上用於治療細菌性腸胃炎的抗生素並不適用於治療病毒性腸胃炎。患者除了多休息外,要注意水分、電解質的補充,以避免脫水。

      預防措施主要為1.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務必勤洗手,為嬰兒或老年人更換尿布或處理排泄物之後,也務必洗手。2.徹底煮熟所有食物(尤其是貝類水產品),徹底清洗水果蔬菜,吃剩的食物應放在冰箱中保存。3.病患污染的衣物、床單應立即更換,環境(如︰馬桶、門把)和器物表面如被污染應用漂白水擦拭(1000ppm);處理患者糞便、嘔吐物前應戴上手套與口罩,用漂白水消毒(5000ppm)後再沖入下水道,並徹底洗手。4.感染諾羅病毒的患者在出現症狀到恢復後48小時內,不應該準備食物,應留在家裡休息,以避免造成群聚感染或造成疫情爆發。

    任何有關兒童急性腸胃炎的問題與衛教,歡迎諮詢本院小兒科門診,以維護您小寶貝的健康!

                                                                                                                                                     諮詢專線︰

中壢天晟醫院︰03-4629292分機22631

楊梅天成醫院︰03-4629292分機62632

  • facebook
    facebook
  • Messenger
    Messenger
  • 服務電話
    服務電話
  •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