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社區健康園地

新聞專區

【TVBS健康2.0】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一!3大類營養素能預防大腸癌
2019-10-29

記者王家瑜/採訪報導

大腸癌是腸胃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國人十大癌症中,它的發生率是第一名,每年約有1萬4000多人被診斷罹患大腸直腸癌,且致死人數高達4500多人。想要預防大腸癌發生,醫師提醒,主動和被動預防都要做到,除了定期接受檢查,也要積極改善飲食、生活作息等。

主動預防大腸癌-補充3大營養素

中壢天晟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黃耀康指出,引起大腸癌的因素相當多,包括遺傳因子、環境因素、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等;例如減少吸菸、維持適當體重、規律運動等,都有助於降低大腸癌風險。

示意圖/TVBS

飲食方面,少吃高脂食物、加工食品,盡量以天然食物為主;以下幾種營養素,都有助於預防大腸癌發生:

1. 多攝取高纖的蔬菜和水果,能幫助保持腸道健康,避免發炎反應引發大腸癌。

2. 初步研究顯示,鈣質可減緩大腸細胞不正常地快速生長;可適度攝取含鈣食物,如:低脂起司、低脂牛奶等。

3. 多攝取抗氧化營養素,如:β-胡蘿蔔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鋅、銅、硒、鐵、番茄紅素、綠茶萃取物、花青素等,都有不錯的抗癌效果。

被動預防大腸癌-定期做檢查

大腸癌患者發生在男女的比例差不多,但隨著年齡越大,罹病風險越高;因此國健署提供50至75歲國人,每2年可免費接受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如果檢查結果呈陽性反應,需要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

大腸鏡檢查如發現息肉或早期大腸癌,可經由內視鏡切除術直接治療;如無法以內視鏡切除,也可藉由外科手術切除。黃耀康提到,大腸癌晚期預後較不理想,因此最好能在疾病癌化早期、甚至癌化之前,及早診斷發現並治療。

黃耀康提醒,大腸癌常見症狀包括缺血性貧血、肛門出血、腹痛、排便習慣改變等;有些患者會感覺特別疲累或體重減輕,也有些人早期幾乎沒有症狀;如出現懷疑是大腸癌的症狀,務必盡速就醫檢查。

  • facebook
    facebook
  • Messenger
    Messenger
  • 服務電話
    服務電話
  •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