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文章
銀髮族體適能檢測
2014-12-01
蘇子凱醫師
楊梅天成醫院 復健科 蘇子凱醫師
隨著醫療的進步,台灣正以飛快的速度邁入高齡化的社會,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總人口數的百分之十,使得老年人的健康議題更是目前公共衛生政策的重要一環。而適當且規律的運動更是維持身體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活動,活動,人活著就是要動。」無論年齡老少,都應維持一定程度的運動,但往往年長的人常因為體力耐力的退化,而對運動能力失去信心,導致運動量的不足。
依據醫學的研究,從事規律性的有氧運動可以促進心肺適能,增強肌耐力,促進柔軟度和敏捷度等,進而降低慢性疾病的罹患率。此外,運動可促使腦內啡的分泌增加,能減少壓力、預防焦慮及憂鬱,達到生活品質的改善。
一般而言,銀髮族的運動原則為以中低強度的運動為主,例如:
走路、游泳、騎腳踏車及太極拳等,每周三次,每次約30分鐘(每日累積達30分鐘亦可),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並可配合團體性的活動,及增加運動的多元性與趣味性,以達到持之以恆的目的。
但是實際上銀髮族群的個別差異性也很大,所以藉由體適能的檢測可讓每個人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以依此做為設計個別運動處方的參考。
天成醫院一直對於照顧社區居民的健康不遺餘力,並配合桃園縣教育部體育署的計畫,至104年3月底前,針對社區大於65歲以上的長者安排體適能檢測,檢測的內容包括(1)身體組成:身高、體重、腰臀圍(2)柔軟度(3)肌力與肌耐力(4)心肺耐力(5)平衡能力。為考量長者的安全,施測前將進行血壓脈搏量測,並配置具有初階和高階急救術的醫護人員。
銀髮族群如能了解自己的體能狀況,就會更有去參與運動的『信心』,有開始規劃運動的『決心』,及維持規律運動的『恆心』,進而達成「活」得精采,「動」出健康的銀髮快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