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文章
粽子原是端午節應景食品之一,也是中國米食文化的代表之ㄧ。現在粽子已經成為是平日正餐點心兩相宜的佳品。在台灣常見的粽子有北平粽(熱量150卡)、廣東粽(熱量約450~600卡)、台灣粽(其中又分為南部和夏季是尿路結石好發的季節,尤其台灣地處亞熱帶,尿路結石的盛行率原本就高。再加上最近一波波37度以上的熱浪來襲,更讓門診的結石病患絡繹不絕!
尿路結石好發於30-50歲中壯年男性,原因是男性多從事勞力且流汗多的工作,使得尿液濃縮形成結石。尿路結石典型症狀為腰部、下腹部突發劇痛(又俗稱腎絞痛),並伴隨噁心、嘔吐與血尿,其疼痛強度僅次於女性生產的疼痛。除劇烈疼痛以外,結石對健康的主要影響為尿路阻塞,引起腎水腫,導致腎功能減損,進而合併尿路感染,會有高燒,甚至敗血症的可能。此外由於中壯年男性常伴隨攝護腺肥大問題,容易併發其他感染。加上尿液長時間滯留在膀胱,容易繁殖細菌,因此較容易引起泌尿道感染,導致急性膀胱炎。症狀包括頻尿、急尿、解尿疼痛等。部分症狀較嚴重的患者,膀胱甚至會出血,造成血尿。 預防泌尿道感染,最簡單的方法是適度的水分補充(2000-3000 cc/天),不要憋尿。同時,天氣熱時如果喝水少,很少上廁所,一旦免疫力不佳,很容易感染;因此即使在冷氣房、吹電風扇,水分仍會流失,還是要注意飲水量。
尿路結石的外科治療以體外震波碎石術(ESWL)為主,治療效果佳、治療時間短、過程幾乎無痛,但為了安全起見仍需事先禁食。至於大於2.5公分及體外震波碎石術的碎石效果不佳的結石,則可採取內視鏡手術取石;輸尿管鏡專用的鈥雷射則專門針對大型或複雜性輸尿管結石,並造成嚴重尿路阻塞及體外震波碎石術的碎石效果不佳的結石,可進行效果較好的治療。
除了季節性因素容易引發男性尿路結石問題外,高齡男性通常有攝護腺肥大的情形,一旦秋冬季節流感盛行,加以服用感冒藥(含有使攝護線收縮的成份),就可能導致排尿不易。原因是攝護腺腺體位於膀胱出口與尿道交接處,腺體肥大收縮會壓迫尿道,使排尿阻力增加而產生排尿的症狀。患者可能出現急性尿滯留、解尿困難、尿徑細小、中斷、餘尿感及急尿、頻尿、夜尿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