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文章
慶祝父親節,除了計畫如何為勞苦功高的爸爸歡度父親節之外,也要不時地關心爸爸的健康。天成醫療體系泌尿科特別為大家介紹爸爸們常見的泌尿系統問題︰攝護腺肥大造成的排尿障礙與男性更年期引起的相關症狀。
一、攝護腺(前列腺)肥大
根據幾年前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調查350名50歲以上男性,其中有50%已診斷出攝護腺肥大。但結果顯示,男士們普遍對這個切身問題很不以為意,40%的人認為,這是自然老化現象,不需就醫。更有80%的人在出現症狀後,會拖延三個月才就醫,有人甚至一拖十幾年,飽受排尿困難之苦。
攝護腺肥大的症狀
人類的膀胱可依功能分為儲尿期(佔大部分的時間)以及排尿期(只在排尿時1~2分鐘的時間),在這兩個時期各有不同攝護腺肥大的症狀:
1、儲尿期(Storing phase)症狀:頻尿(Frequency)、無法憋尿(一尿急就漏尿,Urgency) 、夜尿(Nocturia)
2、排尿期(Voiding phase)症狀: 用力小便(Straining)、小便斷續(Intermittency)、小便無力(Weak stream)、小便無法排乾淨(Incomplete empty)…等。
以上七種常出現的症狀,可以採用英文口訣:FUN-SIWI (放西域)來記憶,只要有兩種(含)以上,就應該找泌尿科醫師討論並檢查是否有攝護腺肥大的情形。
如何診斷攝護腺肥大
一般的檢查會包括:驗尿、抽血、尿流速以及肛門指診或攝護腺超音波檢查。驗尿可看有無膀胱發炎,抽血主要是看攝護腺指數(PSA)的高低,尿流速則表現出排尿情況的好壞,而肛門指診或攝護腺超音波檢查則可估計攝護腺的大小。其中要注意的是攝護腺癌是國內男性第六大癌症死因,因為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很多人都會忽略,因此最好45歲以後就每年定期檢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治癒率才會高。而攝護腺指數(PSA)的高低,以及肛門指診或攝護腺超音波檢查正是診斷攝護腺癌的利器。
治療攝護腺肥大的選擇
一旦診斷出攝護腺肥大接受治療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若一拖好幾年,不僅飽受排尿困難之苦,生活品質下降,甚至將來造成膀胱無力,縱使後來開刀,治療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1、藥物治療:有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alpha-blocker)、抗乙醯膽鹼(anti-cholinergic)及荷爾蒙抑制劑(5-alpha reductase inhibitors)等。一般醫師會用單一或組合二至三種藥物來治療。其中又以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最為常用,此類藥物通常很方便使用,例如:一天吃一次,對於工作繁忙的爸爸可謂是一大福音。
2、手術治療:目前常用的是傳統電刀手術與雷射攝護腺手術。 國內醫界引進雷射攝護腺手術治療攝護腺肥大已有多年的時間,傳統電刀手術雖為幾十年來的標準,但是新的雷射攝護腺手術卻因具有下列多項優點而成為手術治療的新寵兒:較不需要輸血、 因手術造成性功能損傷機會較少、平均插導尿管時間及住院天數較短。
惟因雷射攝護腺手術仍是一種有專利的新科技,屬高價醫療器材,目前健保並不給付,須自費購買雷射醫材,價格約介於15~18萬。
二、男性更年期
很多人以為只有女性有更年期,殊不知辛苦的爸爸們也有更年期。在一項台灣男性醫學會所做的研究調查中發現:在台灣40歲以上的受試者中,已有三分之一的男性有症狀且血液中男性荷爾蒙濃度也不夠,但他們卻都不自知自己已達男性更年期的程度。
男性更年期的症狀
大致可分為三方面來考慮:
在身體方面,會有體力、耐力與活力下降,容易疲倦,尤其是吃飽飯後易昏昏欲睡。骨頭密度下降與肌肉力量減少也很常見。
在心理方面,會有心情沮喪、情緒低落、易發怒、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凡事都提不起勁來的情形。
在性功能方面,會發現陰莖不易勃起,或是勃起的硬度不夠。有些人甚至會有性趣缺缺的情形。
如何診斷男性更年期
如果爸爸們有上述的症狀,建議前往泌尿科就診,專科醫師會根據症狀安排適當的血液檢查,通常會包括:男性荷爾蒙(Testosterone)與攝護腺指數(PSA)。
一旦有男性更年期的症狀而且男性荷爾蒙低下,則可以聽從專科醫師的建議補充男性荷爾蒙。
要注意的是補充男性荷爾蒙前一定要確定攝護腺指數是正常的,若是不正常則要做攝護腺切片,確認無攝護腺癌方可補充男性荷爾蒙。
補充男性荷爾蒙的方法
市面上按照劑型大致可分成三類: 口服、皮膚塗抹與注射針劑。
口服劑型可能因為習慣(大家對吃藥較習慣)是大多數爸爸優先的選擇,但是口服劑型需要靠腸胃道消化吸收,所以有些人因為本身消化吸收功能不佳,就會影響藥效。
相對的,皮膚塗抹與注射劑型能較快使身體吸收,提高血液中的男性荷爾蒙濃度。但無論選擇那一種劑型,都要事前與你的專科醫師討論,才能得到最佳療效與避免副作用的產生。
最後,提醒各位趁著今年父親節,關心爸爸的攝護腺健康與男性更年期問題,為勞苦功高的爸爸歡度父親節。不論家庭與事業有多成功,唯有讓爸爸擁有男性健康才能享受快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