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文章
日期:2005/10/20 作者:家庭醫學科醫師 科別:家庭醫學科
主題:認識禽流感
什麼是H5N1? A 型流感病毒具有多種不同的亞型。這些亞型係依據A 型流感病毒表面的血凝集素(HA 蛋白),以及神經胺酸酶(NA 蛋白)配對而成。A 型流感病毒的所有亞型都能夠在禽鳥類中發現。A/H5N1 禽流感病毒亦稱為「H5N1 病毒」,是一種主要存在於鳥類的A 型流感病毒亞型。H5N1 病毒在鳥類中傳染性非常強並可致命。自1997 年以來,亦有人類遭受該病毒感染個案。
人類感染禽流感有哪些症狀? 感染禽流感的初期病徵與人類流感相似,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痛、流鼻水、咳嗽、喉嚨痛、結膜炎、腹瀉等症狀發生;而後期則可能發展為高燒、肺炎、呼吸衰竭、多重器官衰竭及死亡。
禽流感如何演變為流感大流行 禽流感病毒在鳥類中持續散播,而此病毒具有容易產生變異的能力,加上禽鳥類與家畜、人類的活動範圍接近,跨物種而感染另一物種如豬、人即可能獲得不同基因,例如患者同時受到人類流感病毒及禽流感病毒感染,就有可能成為病毒的「混合管道」,產生基因重組,成為新品種病毒;當此病毒有能力傳染給人,並引起嚴重疾病時,即已具備流感大流行病毒株的特質,它一旦適應人類生理環境,且易於在人與人間傳播時,即意味著流感大流行可能發生。
那些動物會感染禽流感? 大部分的禽鳥類都會感染家禽流行性感冒,目前發現家禽流行性感冒也可傳染人類。水禽類如水鳥、鴨可能是禽流感病毒帶原者,而陸禽如雞、火雞、鴕鳥感染則造成大規模死亡。目前研究調查資料顯示,H5N1 禽流感病毒已漸跨越宿主障礙,而感染到豬、馬及貓科動物(貓、虎、果子狸等)。
目前全球人類感染禽流感的現況如何? 1997年香港家禽禽流感爆發期間,首次發現A/H5N1由鳥傳播至人的病例。有18個人發生嚴重的呼吸道疾病,其中6 人死亡。東南亞國家在家禽的H5N1大規模爆發時出現人的感染病例,自2003年迄2005年9月15日,人類感染禽流感A/H5N1的國家有泰國、越南、印尼和柬埔寨,總計114 人感染其中59人死亡,平均死亡率為五成。
感染新型流感可能出現的症狀? 新型流感,是政府為了防治流感大流行,依傳染病法所公告的疾病名稱,作為與一般的人流感(流行性感冒)之區別,換言之,是指具類流感症狀的病人,經採檢而驗出是屬流感病毒A8型但不是H1或H3時,就要把她/他當作新型流感的疑似病例,而即時提供抗病毒藥劑治療與各項防疫措施,並進行嚴密的綜合性研判是否為新型流感確定病例及其它型別如H5、H7 等。感染新型流感的初期病徵與人類流感相似,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痛、流鼻水、咳嗽、喉嚨痛、結膜炎、腹瀉等症狀發生;而後期則可能發展為高燒、肺炎、呼吸衰竭、多重器官衰竭及死亡。
流感大流行真的會來嗎? 1997年香港首次出現人類感染H5N1 禽流感病毒的事件,造成18人感染,6 人死亡,致死率達三成左右;而自2003年底以來至2005年9 月15日止,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資料顯示,已有越南、泰國、柬埔寨、印尼等四個東南亞國家,相繼發生人類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的疫情,總計已有114 人感染,59人死亡,致死率則高達五成左右;病毒亦隨著時間而持續變異。 這些年來,亞洲地區陸續已有13個國家先後出現家禽感染H5N1禽流感的疫情,台灣目前雖非疫區,但位處禽流感高危險地區,應加強警戒。環視如此的疫情,世界衛生組織及流感專家都一致認為,禽流感已不是「會不會來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來的問題」。在流感大流行無法避免的前提下,政府與民間應共同攜手作好準備。
民眾需要自己購買抗病毒藥物嗎? 不需要,而且不應該。因為它是處方用藥,即服藥前應確認為何種疾病,依專業進行診斷,故應由醫師執行之。目前已有研究顯示,只要能夠及早監測到疑似病例,而立即進行環帶圍堵措施,將能有效遏阻疫情之散播。在感染後發病二日內用藥,即有相當好的療效,故不宜漫無目的、大規模進行預防性用藥,以免產生抗藥性。
民眾需要自己購買口罩嗎? 可以。因為口罩非屬醫療藥品,任何人只要有呼吸道症狀,就應該要戴上口罩,避免傳染他人,這才是良好衛生習慣,惟對一般民眾使用外科口罩即已足夠。但是政府或醫療機構本身亦應儲備,以應付大規模疫病發生時之緊急需要之用。
流感大流行如何傳染?那些人比較容易被傳染? 流感大流行時是由人傳人,藉著飛沫、接觸及空氣迅速傳播。所以流感大流行一旦來臨,醫療體系內醫護作業人員以及人口密集機構內的人員是比較容易被傳染。
禽流感有沒有藥醫? 抗流感病毒藥劑目前有兩類,一類係屬M2蛋白抑制劑,如Amatadine,但已知目前的H5N1病毒具抗藥性且具較多副作用;另一類為神經胺酸酶抑制劑,如Oseltamivir(Tamiflu)、Relenza,它對A、B型流感均具良好治療效果,但需於發病後48小時內服用,使用後可縮短病程、減輕疾病嚴重度、減少併發症。此類抗病毒藥劑對於禽流感病毒如H5N1可能有療效。
出外旅遊如何避免感染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 1.盡量避免前往流行地區。 2.如果有發燒、咳嗽、喉嚨痛等類流感症狀,則旅程延期或取消。 3.在旅途中避免接觸(包括餵食)禽鳥,若不慎接觸,應馬上以肥皂澈底 清潔雙手。 4.不要到販賣生禽場所,盡量避免到鳥園、農場等地方參觀。 5.注意飲食衛生,避免生食。 6.旅途中若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應戴上口罩,立即告知領隊,並儘快就醫。 7.返台入境時,請填妥「SARS 及其他傳染病防制調查表」,若出現發燒、咳嗽、
喉嚨痛等類流感症狀,請戴口罩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
家裡如果有養禽類的人要怎麼辦? 1.避免直接接觸家禽、鳥類或其糞便,尤其是幼童及老人等體弱者。 2.接觸過家禽、鳥類或其分泌物後,要立刻用肥皂和清水徹底洗淨雙手。 3.禽畜業工作者於作業過程時,應穿戴個人防護用具,工作後,應沐浴更衣做好 清消工作。 4.增強自己的抵抗力,實踐健康生活模式,包括: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
息、減少壓力及不吸菸。 5.維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如保持雙手清潔,並用正確方法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口鼻,並將痰涎或鼻涕用紙巾包好棄於垃圾箱內,然後洗手。 6.做好自我體溫監測,如出現感冒症狀便要戴上口罩,儘速至新型流行性感冒採檢醫療機構採檢、就醫以免傳染他人,並向醫護人員說明曾與禽鳥接觸。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局流感防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