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文章
用五大絕招打敗代謝症候群
楊梅天成醫院 家庭醫學科 黃郁超醫師
「醫生,我的體檢報告寫腰圍過粗,血壓有點高,這樣健康嗎?」常常在門診被民眾問到這樣的問題,我總是會詳細的回答,可惜的是,有更多的人認為這是年紀大的正常現象,而將報告束之高閣,不知道身體已開始出現問題了。事實是,腰圍過粗的人,有50%會有代謝症候群,加上血壓有點高的話,則提高為75%會有代謝症候群。隨著現代人生活習慣的改變,加上近8成上班族日常運動量不足,造成近5成上班族過重或肥胖,促使「代謝症候群」的人數有逐年增加的傾向,2010年十大死因中,與代謝症候群相關的死亡率高達30%,其中包括了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以及腎臟疾病,隨著醫藥的進步,癌症逐漸獲得控制,而肥胖、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將成為21世紀人類健康的主要威脅。
什麼是代謝症候群呢?它不是一個特定的病,而是一種病前狀態,根據最新的判定標準:
腹部肥胖: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
血壓上升:收縮壓≧130mmHg,舒張壓≧85mmHg
高密度膽固醇脂蛋白(HDL)過低:男性≦40mg/dL,女性≦50mg/dL
空腹血糖值上升:空腹血糖≧100mg/dL
三酸甘油酯上升:三酸甘油酯≧150mg/dL
上述5項危險因子,若包含三項或三項上,就算是代謝症候群。為什麼會得到代謝症候群?遺傳因素約佔20%,不良的生活型態約佔50%,包含低纖、高糖、高油飲食習慣、活動量低、壓力、吸菸、過度飲酒等,這些習慣造成內臟脂肪堆積,引發了細胞對胰島素產生抗拒,進而導致代謝異常,腹部肥胖是目前最簡易從外表就可以判斷內臟脂肪堆積的方法。
要預防代謝後群有五大絕招,第一是聰明選、健康吃:多吃加工少的五榖雜糧或根莖類,料理食物時,盡量少油。並選用植物油,奶類盡量以低脂或脫脂乳製品為主,蔬菜要多吃,水果要適量,總之,記住「三低一高」,即低糖、低油、低鹽、高纖。第二是動動手、動動腳:運動可以提昇胰島素敏感度,也可以提昇高密度膽固醇,任何一種運動都很好,但運動強度需感覺有些吃力,運動頻率最好能做到”533”--每週運動5次,每次運動30分鐘,心跳達130下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第三是不吸菸、少喝酒:抽菸是眾所皆知的致癌因子,不僅如此,抽菸還被證實與胰島素抗性及降低高密度膽固醇有關;酒則會使得腹部肥胖增加、三酸甘油脂濃度及血壓增加。要戒菸酒,除了轉移注意力、多運動、多喝水外,現在戒菸用藥也有健保給付,民眾可掛戒菸門診諮詢,戒酒也可掛身心科門診尋求幫助。第四是壓力去、活力來:適度的壓力是力量泉源,可提高工作效率,促進目標達成,但壓力過多反而會造成職業倦怠,嚴重時身心生病,如果下班後還沒有辦法放鬆,那就是壓力過大了,這時不妨試試泡個熱水澡、運動、聽音樂、和朋友聊天、長期的話培養個人興趣也是很好的辦法。
最後一招是作檢查、早發現:檢查代謝症候群不需迷信高價健檢,健保有提供40歲以上民眾每三年一次免費成人健康檢查,65歲以上民眾更是每年一次,即便是在家中自行定期量腰圍、量血壓,都可提早診斷出代謝症候群,如能及早發現,及早就醫並改正不良生活習慣,便能遠離三高,享受健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