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H1N1新型流感-防疫工作大家一起來
胸腔內科 杜明晃醫師
自今年4月底墨西哥與美國西南地區爆發人感染豬流感疫情以來,短短一個月間,豬流感(現稱為H1N1新型流感)已從遠在天邊的國際新聞,迅速變成在你我身邊,大家都可能面臨的危險。再加上2003年SARS衝擊台灣全島的餘悸猶存,疾病管制局要大家『小心禽流感(H5N1流感)』的提醒言猶在耳,故這一波疫情,雖未真正對台灣人民健康造成影響,但衛生署仍高規格對待,提高警覺,加強邊境檢疫,希望能決戰境外,延後疫情在台灣開始蔓延的時間。4月28日起疾管局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經過三週的努力,國內仍於5月20日出現第一例境外移入的確定病例,及至5月25日更出現第一例本土確定病例。
流行性感冒疾病導因於A型流感病毒感染,而其中常感染人類的亞型為H3N2及H1N1。目前造成流行的H1N1流感病毒原本只容易感染豬隻,卻因為混合了人及鳥類病毒後基因重組為『H1N1新型流感』,變成可感染人類且無法被免疫系統有效消滅,故造成大規模人傳人感染。
然而,相較於SARS之較高致死率(346個確定病例,其中73人死亡),H1N1感染造成之死亡率初步估計小於0.8%。且目前衛生署儲備有全民總人口數13%之克流感,以及在流感季節(10月之後)將增加一千萬劑新型流感疫苗可提供有效保護力。可貴的是,SARS重創台灣防疫體系之後,這方面醫療院所在衛生指導機關的督促下已有較過去更為完善的規劃。
因此,疾病的威脅不算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準備,及不了解帶來的恐慌。H1N1新型流感本質上仍為流行性感冒的一種,未發燒前即有傳染力,故難以完全防範。但只要民眾有正確的認知及衛生習慣,如勤洗手、發燒咳嗽時戴外科口罩、減少出入公共場所等,配合衛生機關防疫作業,這一波疫情,我們可以很有信心的說:『無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
H1N1的防治與個人健康防護
1.遠離感染來源,避免前往流行疫區旅遊。
2.注意個人衛生及保健,勤洗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打噴嚏或咳嗽時,應以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並立即用肥皂徹底清潔雙手。
3.注意居家環境清潔,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4. 一有發燒(≧38℃)、咳嗽、喉嚨痛及其他疑似症狀,請務必戴上口罩、儘速就醫;與他人交談時,儘可能保持2公尺以上距離。
5. 平日均衡飲食、適量運動與休息、增強身體免疫力。
諮詢分機 中壢天晟醫院分機22866 楊梅天成醫院分機628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