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集團介紹

創辦人專區

【遠見】視病猶親分享仁心 醫養合一推手張育美
2024-02-10

奉茶是天成醫療體系的企業文化展現之一。圖/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提供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於一月二十四日舉辦張育美(右六)的新書《我創業,我實踐:斜槓CEO張育美》分享會。圖/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

天成醫療體系董事長、立法委員張育美與夫婿徐萬興總裁有醫者仁心,對清寒病人不收醫療費用,視病猶親,更樂於分享。台灣進入高齡社會,張育美已超前部署推出「醫養合一」,透過經營大健康產業,實踐全人照護精神,展現企業家和醫療產業領導人的絕對高度。

從商界轉戰政界四年的立法委員暨天成醫療體系創辦人張育美,近期發表新書《我創業,我實踐:斜槓CEO張育美》,為台灣未來的健康產業提出洞察觀點。

張育美與丈夫徐萬興在桃園南區中壢、楊梅建立天成醫療體系,發展至今包含兩家教學醫院、長照機構、日照中心等醫療機構,成為南桃園最大醫療體系,並擁有專業的醫療技術和科技水準,提供市民完善的醫療服務,為地方貢獻良多。

張育美分享她的創業經歷、如何兼顧事業和家庭平衡,女性CEO如何克服社會的刻板印象及面臨的挑戰,也分享她積極投入推廣藝文活動,如何拉近中壢與藝術的距離,最後以「我聞、我見、我思、我實踐」鼓勵年輕世代要保持不斷學習、勇於挑戰的精神。

投身醫療分享仁心

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醫療環境,張育美勇於做出正確決策,大刀闊斧地引進新技術和新設備,積極投入創新和改革作為,把天成醫療體系打造成一流的區域教學醫院。

而張育美與夫婿徐萬興總裁的醫者仁心,從對清寒病人不收醫療費用,視病猶親,到後來成立基金會,為弱勢貢獻心力;更樂於分享,大力支持在地社區活動,從藝文展演到社區醫療,徹底展現仁者風範、智者格局。

二○二○年,張育美走進國會殿堂,關心醫療、科技、長照、環保、動保與勞工權益等民生議題,在疫情期間為全民健康把關、為醫療從業人員爭取權益,成為民眾心中好感度最高的立委,堪稱擁有最成功的斜槓人生。

與眾不同佛心醫院

張育美引用夫婿常說的「平常心就是佛心」,意謂著要以平常心行事,不需要刻意表現。

回想創業初期,剛開始經營楊梅天成醫院時,她偶爾會和夫婿意見分歧,但並非因為彼此經營理念不同,而是她發現有些病患看完診後,夫婿會在病歷上批注文字,囑咐同仁不要收費,甚至給予病人折扣或退費。 

曾有病患看診兩、三次,徐萬興醫師知道對方經濟困難,批示這次看診要減免費用,還把之前已收取的醫藥費,部分退還給病患。有員工說:「在醫界工作多年,還是第一次遇到退費給病人的醫院。」 

起初,張育美不太能接受這種做法,當時她想的很單純:「我們才剛買下醫院,還有貸款,能不能等我們先還清貸款、事業更為穩固之後,再去減免病人費用?」經過多次溝通,夫婿仍堅持其做法。

面對弱勢的同理心

某次,一位患有腦性麻痺的小女孩從他院轉到天成醫院,她因為多次吸入性肺炎導致呼吸困難,需要住院並轉至加護病房治療,在沒有全民健保的年代,醫藥費、住院費等各種費用,都是沉重負擔。 

儘管知道女兒病情無法治癒,父母仍不捨孩子,每次病發都送到醫院接受治療,他們除了白天工作外,還在楊梅擺攤風雨無阻地做生意,由年邁的阿嬤留在天成醫院照顧孫女。 

徐萬興得知此事,便在小女孩病歷上特別註明:暫不收取住院費用。有一天,他查房時發現阿嬤年紀很大,行動不便,於是吩咐同仁要為阿嬤提供免費三餐。大約一個多月後,小女孩不敵病魔離世,當天早上張育美人在辦公室,有人敲了她辦公室的門,原來是小女孩的父親,「他一見到我,就想跪下表示謝意,我立即將他扶起。」

這位父親紅著雙眼,感謝天成醫院讓他的女兒接受好的治療,沒有因為沒錢繳醫藥費而趕走他們,讓女兒能安詳離世。這一番話觸動了張育美的心,也讓她明白夫婿身為醫師所秉持的「仁心仁術」行醫理念。 

三十年前,張育美和徐萬興創辦天成醫院時,台灣尚未實施全民健保,常遇到許多清寒家庭,也因此,她開始了解經營醫院對病患表達關懷,就是所謂的「同理心」,這也成為醫療的核心價值:「以病人為中心」。 

自詡為「猶太媽媽」

張育美在《猶太人的智慧》(The Jewish Phenomenon)一書中讀到,猶太人的母親會在小孩子的第一本書上滴上蜂蜜,讓他們在人生的第一堂課,就體驗到知識是甜美的。「我很自豪地說,我就是天成醫療體系的猶太媽媽。 」

身為國內推動「醫養合一」健康產業的先驅,張育美期待同仁能和她一樣,在學習管理新知時,感受到收穫滿滿,並將挑戰轉為甜蜜的經歷,而非痛苦。在種種鼓勵與支持下,已有三十多位同仁完成碩士學位,更有許多同事因此提升了人文素養與跨域知識。 

「人才,是企業最珍貴的資產,企業文化則是永續的根基。」張育美堅信,創新始於學習,天成醫療體系做為一家民間私人經營的醫療體系,樂於將利潤回饋給同仁,並鼓勵員工進修、自我成長,增強專業與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