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病友運動有撇步
內分泌新陳代謝科 吳家宜醫師
糖尿病是由於體內糖、蛋白質、脂肪代謝紊亂而造成的一種慢性病,現代醫學對糖尿病的治療方案有三:飲食、運動、藥物,其中飲食和藥物已為大家熟知,運動療法則比較陌生。
Q:如果您是糖尿病病人,您知道為什麼需要養成持續運動的習慣嗎?
A:它的好處是:
1.促進體重減輕,維持理想體重。
2.促進胰島素發揮功能,幫助血糖控制。
3.降低膽固醇、三酸甘油酯脂。
4.增加心肺耐力。
5.增加肌肉、血管彈性,幫助降低血壓。
6.增加血液循環。
7.促進自信心,行動較積極、樂觀。
Q:可以做哪些運動?
A:能增進肌肉使用氧氣,以迎合其能量需求的有氧運動最佳,例如:散步、慢跑、有氧舞蹈。
Q:運動的原則是什麼?
A:時間:勿在飯前或飯後一小時內運動,最好飯後1–2小時,且持續30分鐘。次數:至少一週要三次才能達到效果。 強度:運動的目標在於使運動時心跳速率達到相關年齡運動後最大心跳速率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五為原則。(見下表)但是以心臟負荷的程度為前提,請勿勉強。
Q:運動時您應該注意的有…
A:
1.運動強度要慢慢地增加,運動前後應做適當的暖身、緩和運動。
2.隨身攜帶方糖、巧克力、餅乾或飲料,在低血糖發作時,立即食用,避免低血糖發生。
3隨身攜帶識別卡,最好有人陪伴。
4.運動時需穿適當的鞋襪和其他保護物,赤腳運動是很危險的。
5.血糖控制不良(飯前血糖值超過250毫克/公升或常有低血糖發作)或生病時不宜運動。
6.不要空腹運動,尤其是使用胰島素,或口服降血糖藥物後。
7.在極端溫度(高溫、極冷)和天候不良(霧天、雨天)時,不宜做室外運動。
8.有視力模糊、玻璃體出血、神經系統知覺損害或曾有高血壓、中風、心臟病、肝、腎功能不好者,不適合做劇烈運動,需讓醫師評估後再運動。
據國內學者臨床觀察,進行30分鐘的活動後,血糖可降低12—16%並可減少胰島素的分泌量,減輕胰島的過度負擔從而提高臨床療效。
年齡預期心跳範圍表 年齡(歲)*最高心跳*預期心跳範圍最高心跳的70%-85%)
20*********200*********140-170 25*********195*********137-166
30*********190*********133-162 35*********185*********130-157
40*********180*********126-153 45*********175*********123-149
50*********170*********119-145 55*********165*********116-140
60*********160*********112-136 65*********155*********109-132
70*********150*********105-128
諮詢分機 中壢天晟醫院分機22631 楊梅天成醫院分機62631
